close


標題:

初期發明電腦(內詳)

發問:

最早期,發明電腦是用在那一領域, 是科學嗎?還是用於戰爭 且是誰發明電腦

最佳解答:

電腦的歷史發展在本世紀人類歷史演進中,電腦 (Computer,又稱電子計算機) 確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不少便利,特別是將人類的思考方向與邏輯往前進展的更具前瞻性。生活在過去的年代不懂文字,常被人譏為文盲,然而在現在的社會中不了解電腦,只怕會被看做文明智障,所以不論是針對考試或是在實務上,我們都需對電腦的演進及組織架構有大致的了解。一、 前言:開路先鋒 --- 先人的智慧三千多年前的 中國人 發明了『 算盤 』。 三百年前, 法國的一位數學家 巴斯卡 利用齒輪推動的原理發明了『 加法器 』。 西元1673年德國人萊布尼茲(Gottfried van Leibniz)改良加法器,利用連續加法做乘法運算。 西元1801年法國人約瑟夫?傑夸德(Joseph Jacquard)發明使用打孔卡片(Punched carboard card)控制的自動化織布機。對未來電腦的發展引進兩個重要的觀念:一、資訊可以在打孔卡片上編碼(Coded);二、資訊可以儲存在卡片上,而且當這些卡片成串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為一連串的指令 - 實際上也就是程式。 西元1820年法國人湯姆斯改良萊布尼茲的機器,可做加、減、乘、除運算。 西元1833年英國數學家劍橋大學的查理?巴貝基(Charles Babbage)完成一部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爾後並完成一部功能更強的機器,稱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這一部機器在觀念上與現代電腦極為相似,對計算機貢獻良多,因此被尊稱為「電腦之父」。至於分析機的有些構思是來自其密友兼同事 - 蘿蕾斯伯爵夫人(Countess of Lovelace),即詩人拜侖(Byron)的女兒艾達?奧古斯塔(Ada Augusta)的驚人見解。她被公認為"程式設計的鼻祖"(The first programmer),她所研究就是一種用來送入分析機,並能使這部機器執行工作的指令。 西元1890年,美國政府授命赫勒里斯製造一部機器,來協助執行1890年美國人口普查工作。這部機器是以打孔片儲存資料,而且是由電力帶動的。由於這部機器的協助,人口普查的統計結果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如1880年度的人口普查資料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統計完成,而且官員們還擔心著是否會遺漏了其中某些的細節)。 這些發明只是用來輔助計算的工具,它們都沒有記憶與儲存資料的功能, 因此不能稱為 『 電腦 』。 二、發展史:世界上第一部『 電腦 』是由 美國人毛琪雷與愛克特在 1946 年發明。隨著電腦科技之進步,『 電腦 』已由龐然大物演變到現在的微型電腦,也就是我們所稱的 個人電腦 ( Personal Computer ) 簡稱 PC。第O代電腦(1939~1946) :電腦的試作機為1944年艾肯教授所完成的哈佛大學的 ASCC-MARK-I 。在MARK-I中,使用了3,000個以上的繼電器 (Relay)和多量的齒輪,MARK-I為電氣機械式的電腦。MARK-I 採用的構想與今天的電系統的構想,幾乎相同 。為執行計算,事先排定指令,編製程序手冊,並將它轉換於紙帶上,成為打孔的組合,指示機械,如此使機械能依循程序 手冊,實行計算。這種處理方式稱為,自動逐次控制方式。第一代電腦(1946~1958)--真空管時期 :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毛琪雷(Dr.John W.Mauchly)與愛克特(J.Presper Echert),製造了第一部以真空管為電子元件的自動電腦, 稱為ENIAC(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的縮 寫,它的長度為50呎,寬30呎(佔地約42坪),重30噸,共用了18800個 空管,是真空時期,也是第一代電腦的開始。ENIAC處理資料的媒體為打孔卡 片;計算機 讀進卡片的形式。乃遵循人類給予計算機的指令流程去做 的,也就說係採用插線 盤方式的。 但因人類可給予機器的指令種類及數量,是有限制的,因此無法要求其處理高水準的工作。公元1945年,范諾曼(Dr. John Von Neumann)乃將作為控制方式的程式(Program)全部記憶於計算機的內部。這種將程 式記憶於電腦,以執行計算處理的方式,稱為內藏程式方式 (Stored Program Method)。公元1949年劍橋大學所完成的EDSAC,及1952年由賓州大學所完成的EDVAC等計算機都是採用此種原理。自1952年 代就進入實用化時 代,在美國 經過試驗研究階段 後,電腦就成為商品出售,因而在民間企 業也開始使用。第二代電腦(1958~1963)--電晶體時期 :隨電子科技的快速進步,電子元件由真空管進步電晶體(Transistor) 其大小只有真空管的二十分一,耗電量及散熱量都少了很多,1954年遂有了以電晶體代替真空管的電製造成功,是第二代電腦的開始。 在記憶單元使用磁心,亦為本時代的特徵之一。..............因字數有限請看下方的網頁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0906187知識+還有更多的知識喔!

其他解答:08BB6EBEAAF52C0C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鈕曼啟透河屎絕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