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廉頗尚能飯,馬援心猶壯」的意思及歷史典故?

發問:

而我這個廉頗尚能飯,馬援心猶壯的老人, 為什麼還一直要那麼悲秋怨懟自殘呢? 求問「廉頗尚能飯,馬援心猶壯」的意思及歷史典故? 另外悲秋怨懟自殘要怎麼解釋啊?

最佳解答:

廉頗尚能飯:廉頗是戰國趙人,為趙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長平之戰,堅壁自守,秦懼不敢加兵,後趙君受秦反間計,以趙括代之,廉頗就投奔到魏國去了。趙括不會用兵,趙遂大敗,被秦軍坑殺四十萬人。廉頗在衛國居住很久,魏君並不信任他,也不重用他。而趙國多次敗於秦軍,趙王想迎回廉頗重用,,廉頗亦想回去。於是趙王就派遣使者視查廉頗的健康狀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叫使者詆毀廉頗。趙使者見到廉頗,他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被甲上馬,表示依然可用。趙使回國後卻跟趙王說:「廉將軍雖老,胃口還很好,只是與臣坐了不久,卻去上了三次大號。」趙王以為廉頗已經老了不中用了,於是就不召他回趙。楚聞廉頗在魏國不受重用,暗自派人迎接。廉頗成為楚將後,一直沒有什麼建樹,他說:「我依然想被趙國重用。」廉頗最後死于楚國壽春。 馬援心猶壯:西漢末年,扶風郡有一壯士名叫馬援,少有大志。馬援知書識禮,精通武藝,他哥哥稱他「大器晚成」。馬援在北方放牧,因為有本事,養了幾千頭畜牲,馬援常說:「大丈夫的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他把賺來的錢全都分贈親友,自己只穿破羊皮褲。 後來馬援被派往洛陽見漢光武帝馬上接見,光武帝虛心地問馬援,他有哪些愧不如人的地方。並且親自陪同他巡視各處,詢徵他對治事的意見。馬援見光武帝能禮賢下士、坦誠相待即留下來。 馬援在東漢作大將,派往屯田,建立了不少功勞,適逢南方交趾有女王聚兵造反,攻打邊疆州郡,馬援即請命帶兵出征,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馬援帶了水路各軍,浩浩蕩蕩,沿海進攻交趾,交趾軍不敵,被殺得大敗,漢軍乘勝直搗巢穴,女王被迫退到一個山洞裡,被漢軍捉住殺了,馬援平定交趾為了紀念戰功,建立了一大銅鉎。馬援勝利班師回朝,朝中文武百官,郊迎三十里。馬援謝道:「男兒要拼死邊野用馬革裹屍還葬。」 後來洞庭湖一帶又發生了五溪蠻人作亂,光武帝派兵征伐,因山澤瘴氣熏人,全軍覆沒。馬援知道了,向光武帝上稟,自請帶兵出征,光武帝看他想了一會說道:「你年紀太老了吧。」馬援道:「我年雖六二尚能披甲上馬,不能算老。」馬援穿好甲冑一躍登鞍,顧盼自豪,示明可用,光武帝稱讚道:「這個老人家,真是老當益壯啊!」這位老將軍又浩浩蕩蕩率領漢軍為國 立功去了。因此後人用「老當益壯」來形容年紀雖老,志氣更為雄壯。 這兩個故事典故都在說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情懷,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 另外,悲秋是指文人雅士對於落葉凋零的秋天會產生一種時不我與的淒涼感,怨懟則是愁苦、煩悶、怨恨的心情,這整句的意思是說:我既然如廉頗、馬援一樣,不因為年紀大了就失去企圖心與進取心,依然想要有所作為的話,怎麼能自亂陣腳,為年紀衰老而愁苦煩悶,這不也是一種自我傷害嗎?

其他解答:DD6DC32957DA928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鈕曼啟透河屎絕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